师资队伍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师资队伍 >> 师资队伍 >> 土木工程系 >> 正文
    土木工程系
    董俊 教授
    时间:2025年07月22日 10:16 点击:






董俊

教授/博士生导师/硕士生导师

联系方式

E-mail:dj07swjtu@126.com

通讯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

基本情况:

董俊,男,1988年生,四川自贡人,工学博士、教授、正高级工程师、博士生导师。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,成都市百佳职工创客明星。担任《Structures》、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》、《西南交通大学学报》、《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》等学术期刊审稿人。海南大学热带海洋环境基础设施抗震减灾与智能运维团队科研骨干。

参加工作以来,一直致力于近断层地震区桥梁结构抗震、减震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应用;先后主持了1项国家重点研发(青年科学家计划)任务、1项国家重点研发(CZ专项)子课题、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(青年基金)、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、1项四川省博士后基金项目、2项四川省重点研发子课题等10余项科研课题;承担了渝昆高铁9度地震区39km桥梁工程、郑万高铁巫山大宁河特大桥、丽江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桥梁工程、国内首条200km/h内嵌式磁浮试验线桥梁等多项重点工程的设计与技术攻关。

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(其中SCI/ EI期刊16篇)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、实用新型专利80余项、软件著作3项,编制标准1部。

研究方向:

[1] 桥梁工程抗震减灾与韧性提升;

[2] 桥梁地震易损性和风险评估;

[3] 结构减隔震理论与技术;

[4] 结构减隔震装备研发;

长期招收上述相关研究方向的博士后、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,期待您的加入!

研究生招生方向:

[1] 桥梁与隧道工程;

[2]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;

[3] 结构工程。

学习经历:

[1] 2011.09-2016.09,西南交通大学,土木工程学院,桥梁与隧道工程,研究生/博士;

[2] 2007.09-2011.07,西南交通大学,土木工程学院,土木工程,大学本科/学士。

人才称号:

[1] 2023年,入选四川省“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”

[2] 2020年,入选成都市百佳职工创客明星

[3] 海南省自由贸易港D类人才

科技奖励:

先后荣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;国家一级行业学(协)会科技一等奖5项、二等奖5项;省部级勘察设计二等奖1项。代表性奖励如下:

[1] 2024年10月,“活断层区域桥梁地震输入与灾变控制理论”,江苏省科学技术奖(自然科学类)一等奖,第10完成人;

[2] 2023年6月,“高速列车-轨道-桥梁系统地震链式灾变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”,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,第13完成人;

[3] 2023年5月,“铁路桥梁组合减震限位技术及工程应用”,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,第2完成人;

[4] 2022年1月,“九度地震区高速铁路桥梁抗震关键技术”,中国铁路工程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,第3完成人;

[5] 2021年2月,“中承式铁路拱桥限位减震技术研究”,中国铁路工程集团科学技术二等奖,第2完成人;

[6] 2020年12月,“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研究”,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,第9完成人;

[7] 2020年12月,“艰险山区高速铁路大风灾害预警关键技术研究”,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,第13完成人;

[8] 2020年10月,“一种桥梁用缓冲耗能防落梁装置的设计方法”,中国国家铁路局重大科技创新专利成果,第1完成人;

[9] 2019年12月,“艰险山区铁路大风灾害预警技术研究”,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,第14完成人;

[10] 2018年11月,“铁路桥梁减震卡榫及新型防落梁装置研究”,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,第4完成人。

[11] 2023年7月,“郑万铁路巫山大宁河大桥工程设计”,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市政公用及交通工程设计二等奖,第10完成人;

主要研究项目:

[1]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(青年科学家项目),重大灾害下长大桥梁性能恢复机理与韧性设计理论(2022YFB2602500),2022.12~2025.11,80万元,主持,在研;

[2]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,近临断层铁路桥梁抗断层变位结构体系与设计方法(2022YFB2302604),2023.04~2026.04,107.26万元,主持,在研;

[3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,活断层区铁路轨道-桥梁系统多构件震害并发损伤机理及轨道不平顺研究(52308205),2024.01~2026.12,30万元,主持,在研;

[4]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,西南近断层地震区典型公路既有桥梁抗震性能提升技术及装备研发(2024YFTX0037),2024.10~2027.09,113万元,子课题主持,在研;

[5]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,活断层地震动宽频化模拟方法及轨道-桥梁系统多构件震害并发损伤机理研究(2023M734073),2023.06~2025.12,8万元,主持,在研;

[6] 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项目,在役公路梁式桥抗震性能提升技术研究服务(ZZ2400079YW30001),2024.03~2025.08,19.5万元,主持,在研;

[7] 中铁二十三局六公司重点研发项目,紧邻跨/穿既有铁路线典型公路桥转体施工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(23GZYST-QTZCHT-240824-150922),2024.08~2025.08,30万元,主持,在研;

[8] 四川省人社厅博士后项目,基于行车安全的近断层铁路桥梁减震技术及防控措施(313651),四川省博士后基金,2022.10~2024.10,5万元,主持,结题;

[9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项目,跨断层近场区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安全防控技术研究(U1934207),2020.06~2023.12,231万元,主研,排名9,结题;

[10]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,西南山区高速铁路桥梁抗震技术研究(2019YFG0048),2019.01~2020.12,50万元,主研,排名5,结题;

[11] 中铁二院重点研发课题,九度地震区高速铁路桥梁抗震关键技术研究(KYY2018059(18-20)), 2018.01~2020.01,270万元,主持子课题一,排名3,结题;

[12] 中铁二院重点研发课题,中承式铁路拱桥限位技术研究(KYY2018034(18-19)),2018.01~2020.01,95万元,主持子课题一,排名2,结题;

[13]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重点课题,高墩大跨铁路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(2017-重点-6), 2017.01~2019.12,80万元,主持子课题二,排名2,结题;

[14] 国家重点专项研发课题,极端环境条件下高速动车组通过大桥风险辨识及防控技术应用研究(2017YFB1201204),2017.01-2020.06,25万元,主研,排名5,结题;

[15] 中铁二院重点研发课题,铁路桥梁减震卡榫及新型防落梁装置研究(KYY2016053(16-17)),2016.01-2017.12,150万元,主研,排名2,结题。

学术成果:

1)主编规范

[1] 肖川、孔燕、胡兴福、黄伟、苏炳建、黄仁东、、姜建华、唐子雷、何云辉、罗恩洪、王燕、任承刚、胡驰、刘奕、李永鹏. DBJ51/T 224.4-2023,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管理人员职业标准[S].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,2023.

(2)代表性学术论文

[1] Jun Dong*,Dan Leng,Yongping Zeng. Shaking table test of a high-speed railway bridge with combined seismic isolation systems in a nine-degree seismic region[J]. Structures,2024,63(6): 106270.(SCI,中国科学院2区)

[2] Jun Dong*, Dan Leng. Study on new anti-drop-beam device of high-speed railway bridge in high intensity seismic region[J].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,2022,26(12): 5240-5252.(SCI,中国科学院4区)

[3] 董俊*,曾永平,刘力维. 强震区新型铁路延性构造桥墩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[J].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,网络首发时间:2025-02-19 16:17:00.(EI)

[4] 董俊*, 曾永平. 九度地震区高铁组合减隔震体系桥梁振动台试验研究[J].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, 2024, 56 (7): 112-123.(EI)

[5] 董俊*. 九度强震区高铁简支箱梁减隔震体系研究[J]. 铁道标准设计,2024,68(4): 131-137.(中文核心)

[6] 董俊*,曾永平,冷丹. 九度地震区高速铁路简支梁合理减隔震体系分析[J].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,2023,55(11): 115-124+134.(EI)

[7] 董俊*,曾永平,陈克坚. 高烈度地震区铁路桥梁新型耗能防落梁装置研究[J].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,2023,55 (3): 78-92.(EI)

[8] 董俊*,陈克坚,曾永平,等. 铁路桥梁金属耗能防落梁装置力学性能研究[J]. 铁道学报,2023,45(3): 119-128.(EI)

[9] 董俊*,曾永平,张金,等. 超250 m级高塔铁路斜拉桥减隔震设计参数影响分析[J].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,2022,19(7): 1963-1976.(EI)

[10] 董俊*,文娟娟,杨转运. 高烈度区典型连续梁桥限位挡块设计参数研究[J].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,2022,19(12): 3678-3692.(EI)

[11] 董俊*,曾永平,陈克坚,等. 贝叶斯估计的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[J].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,2021,53(3): 1-9.(EI)

[12] 董俊*,曾永平,陈克坚,等. 大跨铁路桥梁金属限位减震装置设计与力学性能[J].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,2020,52(3): 136-146.(EI)

[13] 董俊*,曾永平,单德山. 高墩大跨铁路桥梁构件三维地震易损性分析[J].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,2019,51(3): 141-149.(EI)

[14] 董俊*,曾永平,单德山. 核密度估计的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[J].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,2018,50(3): 109-117.(EI)

[15] 曾永平,董俊,刘力维. 强震区铁路新型延性构造桥墩研究[J]. 铁道工程学报,2023 ,40 (12):41-47.(EI)

[16] 曾永平,董俊,陈克坚,等. 近断层高铁简支梁桥抗震性能分析研究[J].铁道工程学报,2020,37(12): 70-76.(EI)

[17] 曾永平,董俊,陈克坚,等. 九度地震区高铁简支梁减隔震体系适应性分析[J]. 铁道工程学报,2020,37(2): 46-52.(EI)

[18] 单德山,董俊,刘昕玥,等. 具有减震器的吊杆施工期索力识别[J]. 中国公路学报,2015,28(8): 31-39.(EI)

3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:

[1] 董俊、杨国静、王应良等. 真空磁浮管道梁节段间的双间隙可调式密封伸缩结构,2025.05.13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911204417.9;

[2] 董俊、宋晓东、曾永平等,一种桥墩缓冲防撞装置及其安装方法,2025.03.14,中国发明专利,ZL202010605021.1;

[3] 董俊、曾永平、陈克坚、李聪林等,一种可恢复的铁路桥梁延性构造墩,2025.01.21,中国发明专利,ZL202010224424.1;

[4] 董俊、曾永平、陈克坚等,一种带耗能构件的球形钢支座,2024.03.08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811355688.X;

[5] 董俊、曾永平、陈克坚、杨国静等,一种铁路桥梁用减震耗能防落梁装置,2024.01.30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910471928.0;

[6] 董俊、曾永平、陈克坚、李聪林等,近断层桥梁用减震耗能三向限位金属阻尼装置及安装方法,2023.08.04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910083796.4;

[7] 董俊、曾永平、陈克坚、庞林等,一种新型的全方位扭转耗能阻尼支座,2023.07.14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711480248.2;

[8] 董俊、杨国静、曾永平、陈克坚等,铁路桥梁弹塑性金属限位减震耗能装置设计方法,2022.06.14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91047897.4;

[9] 董俊、宋晓东、曾永平等,一种桥梁用金属耗能限位防落梁装置,2022.05.31,中国发明专利,ZL202010880966.4;

[10] 董俊、陈克坚、曾永平等,一种防落梁耗能装置的安装方法,2021.07.27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910471886.0;

[11] 董俊、曾永平、陈克坚等,一种桥梁用缓冲耗能防落梁装置的设计方法,2019.02.12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710765300.2;

[12] 曾永平、董俊、陈克坚等,一种拼装式多柱桥墩,2025.05.27,中国发明专利,ZL202010500541.6;

[13] 刘力维、董俊、曾永平等,一种剪切型耗能防落梁装置,2024.05.07,中国发明专利,ZL202010879516.3;

[14] 陈克坚、董俊、曾永平等,一种单向耗能的防落梁装置,2024.01.30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910470561.0;

[15] 杨国静、董俊、曾永平等,一种刚度可调的轨道梁结构及磁悬浮轨道试验线,2023.09.22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811190903.5;

[16] 曾永平、董俊、陈克坚等,一种耗能的球形钢支座,2023.09.12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811354932.0;

[17] 张敏、董俊、陈克坚等,一种铁路桥梁耗能防落梁装置的设计方法,2023.07.07,中国发明专利,ZL202210608362.3;

[18] 杨国静、董俊、曾永平等,基于响应面模型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,2023.01.20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811203957.0;

[19] 杨国静、董俊、陈列等,一种铁路桥梁运营状态预警方法,2021.11.02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711080515.7;

[20] 杨国静、董俊、张茂帆等,真空磁浮预制装配式管道梁的施工方法,2021.07.27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911206794.6;

[21] 杨国静、董俊、曾永平等,一种磁悬浮轨道梁最优刚度限值的测试方法,2020.06.02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811191928.7;

[22] 单德山、董俊、李乔,一种桥梁结构三维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,2020.01.07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710084191.8;

[23] 曾永平、陈克坚、董俊等,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桥梁的抗震评估方法,2020.09.01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711036373.4;

[24] 曾永平、陈克坚、董俊等,近断层人工地震波与规范反应谱匹配的调整方法,2020.06.30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711341166.X;

[25] 黄树强、曾永平、董俊等,一种基于地震风险评估的桥梁抗震分析方法,2020.05.26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710729334.6;

[26] 刘力维、曾永平、董俊等,一种铁路用延性构造墩的设计方法,2022.05.06,中国发明专利,ZL202010968002.5;

[27] 曾永平、陈克坚、樊启武、董俊等,一种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组合隔震装置的设计方法,2020.06.30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710775317.6;

[28] 张金、陈克坚、曾永平、高玉峰、董俊等,一种桥梁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,2023.04.11,中国发明专利,ZL202111452002.0;

[29] 苏延文、陈克坚、曾永平、樊启武、郑晓龙、董俊等,基于数据驱动的近断层非平稳地震动模拟方法,2020.08.25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710736575.3;

[30] 曾永平、陶奇、王应良、游励晖、郑晓龙、庞林、杨国静、苏延文、董俊等,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货运悬挂式单轨结构的施工方法,2020.06.30,中国发明专利,ZL201810492056.1。

(4)软件著作权

[1] 桥梁抗震风险评估分析软件,软著登字第2121761号;

[2] 桥梁弹塑性金属限位耗能装置设计分析软件,软著登字第5209059号;

[3] 基于Xtract的自动化桥墩截面抗震分析软件,软著登字第3109386号。

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
  • 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58号 邮编:570228
  • 电话:0898-66279232
  • 美工支持/中旗网络
  • 土建服务之声 土建团学青心小伙伴